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浪潮改变了传统购物方式和商业模式,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可以享受到境外质优价廉的电商货品。然而,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内电子商务相比,买卖双方风险更难控制。在跨境电商平台这种虚拟的无形市场,交易双方互不认识,不知根底,卖家不愿先发货,怕货发出后不能收回货款;买家不愿先支付,担心支付后拿不到商品或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货物和款项在国家(地区)间传递交易,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步,各国或各区域语言不同,法律法规各异,相隔万里。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家与消费者的彼此信任度相对较低。因此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成为商家和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传统国际(地区间)贸易中所使用的结算方式难以满足单票金额较小、批量较多及批次较多的碎片化跨境电商的需要,传统的结算方式主要有电汇(T/T)、托收和信用证(L/C)。电汇和托收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出口商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且贸易融资不便。信用证以银行信用为基础,虽可以降低出口商的收款风险并提供融资便利,但手续较为繁杂,费用较高。而跨境电子商务的每笔成交金额较低,无法承担国际(地区间)贸易中传统结算方式的费用,亟待低费用甚至零费用的支付手段,以解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跨境支付费用高昂的难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在国际(地区间)小额贸易中应运而生。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企业和境内外的各大银行签约,为买方和卖方提供的信用增强服务。在银行的直接支付环节中增加一个中介,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时,买方选购商品,不直接将款项打给卖方而是付给中介,中介通知卖家发货;买方收到商品后,通知付款,中介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它在电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安全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可以对双方进行监督和约束,满足了商家与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需求。为了解决网络交易安全问题,可使用“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第三方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法规支持的情况下的资金支付“中间平台”。买方将货款付给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提供安全交易服务,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第三方担当中介保管及监督的职能,并不承担相应的风险,属于支付托管行为,通过支付托管实现支付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