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危机带给国际贸易的冲击还没有完全地恢复,世界经济依然不景气。我国外贸经济发展也不太理想,根据国家统计局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15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72300亿元,增长5%;进口143100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00亿元,扩大25.4%。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占比上升。但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大亮点。
在我国,民营企业的主力军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古外贸企业总量的94%,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有近1200万家,个体工商户有4400万家,中小外贸企业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现象十分严重,中小外贸企业同时也面临着融资困难,海关程序烦琐,国际信息获取不足等问题,发展举步维艰。其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企业规模较小
传统中小外贸企业整体规模较小,企业内部人员较少,企业总资产也不多,具有整体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融资渠道较窄等弱点,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优势。但这类企业具有灵活的机制,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更容易结合环境变化去改变发展方向,其企业转型相较于大型企业更为灵活。
二、以制造型外贸为主
我国传统中小外贸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大都有自己的厂房,企业独立生产产品并销售给境外顾客,属于制造型外贸企业。这也意味着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同时要协调好本企业的生产线的运转,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支撑企业贸易业务的运行。而企业的转型不仅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员工综合素质要适合店铺运营环节,企业生产产品也需适合跨境电商平台(比如东南亚电商平台来赞达)经营模式。

三、经营方式落后
我国传统中小外贸企业由于习惯于办展、接单、制造、发货的传统外贸经营流程,缺乏创新精神,导致经营方式总体较为落后。这也导致了企业存在管理方式单一、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速度等通病。而转型可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变化的方向,整合企业资源,重新组织原有的部口结构来改变落后的经营方式,适应市场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