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解决跨境电商普遍面临的痛点

2022/08/23 15:07:19 | 内容运营

4.8.1跨境物流痛点: 亟待大数据参与优化

 

虽然跨境电商平台整体上在快速发展,各方面的设施、服务、信息体系不断完善,但海外物流一直是制约着跨境电商发展的一大障碍,尽管物流解决方案在不断完善,就目前来看,还是不够理想,跨境物流仍然存在诸多痛点,亟待大数据与跨境物流能够深度融合,为跨境商家孵化提供更高效、更普惠的物流解决方案。

 

一、成本高

跨境物流成本包括货物运输到海外的成本,以及客户不满意后的退货成本。与国内物流不同,国际物流运费很高,特别是对于小包裹物件,物流成本比商品总价值还高。如果遇上国外买家收到商品后,对商品不满意要求退换货,还可能要多承担退换货的物流成本。

 

二、时间长

物流运送时长受所选物流模式的效率,以及目的国距离的影响。

例如,速卖通一个包裹送到俄罗斯的时长在3060天,也就是买家在速卖通购买商品后,要大约1个月后才能收到商品;使用专线物流,把商品运送到俄罗斯、巴西等地,时长为16-35天;而使用中邮小包裹将商品送到俄罗斯、巴西等地,时长为40-90天。

 

因此,同一个目的地,虽然选择不同的物流模式所使用的时长不一样,但最快也要半个月以上,在讲究效率与消费者更加注重物流体验的需求状况下,物流时长在极大地考验着国外买家的耐心,影响客户的购物体验,也对跨境电商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发展障碍。

 

三、追踪难

购买商品后,对商品的期待以及每天进行物流进程查询,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以及行为表现。然而就目前的跨境物流状况来看,很多商品包裹出境后就无法追踪了,或是物流信息更新滞后。物流无法追踪让买家,甚至是跨境电商卖家产生焦虑的心理,怀疑包裹在运输过程中是否丢包了;而物流信息滞后,让买家误以为物流效率与卖家告知的不符,对卖家产生不信任感。

 

四、破损、丢包率高

在跨境物流中,有不少卖家经常遭遇包裹破损或者丢包的情况。商品从卖家仓库发出到客户签收,在这个时间漫长、路途遥远的过程中,包裹会经过多次的转运,转运次数越多,发生破损或丢失的可能性越大。包裹破损或丢失,不仅仅是降低了客户的购物体验,也会对后续的合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卖家还要承担商品破损或丢失的损失。

 

五、清关障碍

一件商品从卖家手中到买家手中,需要经历两次海关关卡,一次是本国出境海关,一次是目的国人境海关。商品在本国出境海关遇到障碍,处理还比较简单。最棘手的是在目的国人境海关遇到问题,想处理也很困难。

 

一般情况下,商品在目的国人境海关遇到障碍的主要原因有:知识产权问题;商品报价与实际价格相差悬殊;没有取得相关产品认证;贸易壁垒问题。

 

商品在目的国人境海关被扣留,一般会有三种结果:直接没收;被退回发件地;要求卖家补全资料后放行。

 

相关文章推荐

来赞达的平台类型,1分钟带你了解全新商机

跨境电商正在推动经济一体化

了解跨境电商来赞达相关政策的重要性

东南亚跨境电商来赞达概况

Lazada市场火热,成2022年跨境电商投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