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型传统外贸企业作为进出口业务上下游间的中介代理,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充当供货商的角色,在进口业务中代理国内企业购买国外产品或代理国外客户在国内销售,在出口业务中代理国内企业出口产品或国外企业在国内采购或寻找加工生产企业。在这两种业务中,虽然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上游环节,但由于这种经营模式过于简单,进入门槛低且增值较少,在市场体制允许的前提下,会有许多竞争者蜂拥进入该行业,从而使得竞争激烈,导致利润低下甚至无利可图。因此,传统外贸企业要获得继续生存并发展亟须加快转型升级,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一、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差异化、专业化服务
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中,贸易型传统外贸企业作为供货商,只是充当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中介,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因此,传统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后向延伸,从而帮助企业从价值链附加值的底端向附加值的高端转移。企业可以转变为从原来简单地从国内客户手中购买产品转卖给国外客户,有的买卖关系,根据客户的特点与需求为其提供差异化服务;将业务向后延伸到售后服务,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来实现产业价值链附加值的增加。例如增加专业咨询服务项目、物流仓储、配送服务、包装广告、提供展会信息、市场信息及时对不同客户的要求提升相应配套的售后服务功能等,并及时跟踪了解客户的情况及潜在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满意与信任。这种转型升级路径模式一般适用于那些在客户信息上拥有优势,但在资金、人力上不占有优势的只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的跨境电商公司。对这些企业来说,由于自身规模较小,经营范围有限,因此在人力、财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获取市场和客户的最佳选择就是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种类,提供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推动品牌出海,提升电商海外口碑。
二、控制分销渠道
对大多数贸易传统外贸企业来说,在整个供应链中只是一个简单的中间服务商地位,没有对销售和其他渠道进行直接控制,从而无法接近目标市场获得直接反馈,难以切实了解国外市场行情和把握国外市场的方向。在这种方式下,企业只是获取了中间的佣金或差价,甚至于利润的获取呈现全年递减趋势。因此,通过向价值链的后向进行延伸,进人销售和分销环节,可以使企业在产业价值链营销环节一侧的附加值上升,进而增加企业的利润,这种企业通过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的消费者以缩短供应链而进人零售或分销环节的方式,可以使企业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减少流通费用,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使客户能享受到更低廉的价格,从而促进销量,增加企业的利润额。同时,这种减少国外分销商或零售商环节的做法,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国外消费者的反馈,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国外市场情况,从而使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产品的优缺点,有的放矢,能更为准确地提供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产品。这种转型升级路径模式一般适用于在物流上具有优势并具有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传统外贸企业,以及技术含量较高或产品销售之后需要进一步提供技术服务的产品或生产资料等。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