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贸易型传统外贸企业来说,由于它们长时间与国外市场接触,便于追踪调查产品在最终消费市场的反馈情况,对国外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有较为深人的了解,因此,通过延伸由产业价值链中的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渗透,参与到生产制造环节,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出口货源,还可以更好地对产品进行控制使其更加符合客户的要求。虽然生产制造环节的价值链附加值低,但是,贸易传统外贸企业加入的目标是依靠其对产品情况的了解,志在推动规模经营、技术进步、产品结构升级和质量风险控制、实施名牌战略等更高的运作层次上培育企业的增长点,以帮助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附加值的整体上升。
进入生产制造环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施对生产制造环节的控制。企业可以通过与租赁、兼并、托管或与生产型企业合营、参股等方式参与到生产制造过程中,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企业控制产品的质量,并获得稳定的货源和供应商客户,从而能持续生存与发展。另外,企业还可以从中获取一部分利润,增加企业的收入来源。另一种是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实现产销一体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贸易型外贸企业走向生产型外贸企业进行转型的方式。让贸易型外贸企业建立自己的工厂,直接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对贸易型传统外贸企业来说,比生产型企业更了解国外客户的需求,具备获得更多订单的渠道,通过转型实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自身商品的附加值,并获取生产制造环节的全部利润。同时也可以在商品销售过程中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树立和提升贸易型外贸企业的对外形象、海外品宣,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抓住产品自我生产的相关优势,从而提升贸易型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力,推动货品出海以及电商运营转型。
这种方式一般要求跨境电商品牌具有一定的规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占据优势,才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踏足生产领域。在中小规模的贸易型外贸企业实业化的领域上要集中在服装、纺织、轻工、电子等需要资金相对较少、技术要求不高而企业本身又在客户渠道和销售网络有较大优势的行业。当然实力较为雄厚的贸易型外贸企业也可以直接进军高科技领域和新兴行业,以占领产业结构调整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