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红利与竞争共存

2022/08/08 15:28:02 | 内容运营

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颠覆了世界,重新定义了社交、购物、学习等概念。电商,作为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则从根本上重构了产业格局和经济生态。未来已来,挑战和机遇并存。

跨境电商正是在这样的机遇与挑战下蓬勃发展,艾媒咨询数据预测,2018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8.8万亿元。

据2017年10月29日举办的“‘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上海)行动计划”会议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全球跨境电商消费者总数将达9亿人,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新制高点。

出口跨境电商,是过去几年最热门的行业之一。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1年我国出口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5.9万亿元,并且2017年至2021年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3.07%。

行业快速发展,但身处其中的大部分公司,日子却并不好过。这是为何?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改变,更是整个社会商业模式的变革。跨境电商作为依托互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之一,近年来更是乘着“互联网”这艘便船,乘风破浪,蒸蒸日上。

互联网带来巨大商机,也带来竞争:包括跨境电商企业在内,争夺网上的每一个客户;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之间,也在不断掀起价格战。大家蜂拥涌入这个巨大流量的海洋里,流量红利虽多,但商家数量增加更快。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10亿个网站,但是这还未到达顶点。这意味着,在整个互联网环境里,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全球市场环境呈现出“三多”的特点:

多竞争:众所周知,大部分出口跨境电商,都是以进驻跨境电商平台的方式开店,卖家的聚集,品类的同质化,造就了多竞争的局面。

多平台:一个国家区域中,不仅只有像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来赞达等国际性的电商平台,还有市场本土的电商平台,平台之间争夺客户与商家、跨境卖家的现象越发凸显。

多市场:从卖家的角度来看,市场很多,选择很多,然而却没有借助数据分析市场,在对市场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卖家未必能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市场;从买家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需求,来自不同市场的供应商很多,很难辨别电商货品、服务的好坏,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开拓全球市场的便利,但企业又因为对市场信息掌握不足,依赖经验和从众心理争先恐后切入某些“大市场”,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致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市场日益呈现出红海市场的景象。

相关文章推荐

Lazada尽享流量红利,打造东南亚商城神话

Lazada教程解析,如何高效开展Lazada运营

Lazada教程公开,解析新手投资Lazada问题

Lazada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概况

Lazada东南亚跨境电商的服务、战略与挑战